养草为兰草

这里完全是关于《琅琊榜》第一、二部和《伪装者》的内容。专注于补琅琊榜的洞截伪装者的图不动摇~~~

【考证】假如苏哥哥生活在南北朝(中)

【考证】假如苏哥哥生活在南北朝(上)

上发了好几次没发出来,然后就被封ID了。。之后单位接了一个项目,要做20天,天天加班,也顾不上乐乎。今天是项目的最后一天,就要完工了,我的工作大部分做完了。等稿间隙继续来更下吧。

接着上写的食。前文提到一套耳杯,我原以为是喝茶用的,但后来查证,其实是酒具:


这是一套青瓷酒具,俗名“耳杯”,“艺名”叫“羽觞”。蔺晨喝酒应该用这种羽觞吧?它也可以作食器,也就是碗。
记得剧中有一个情节,蔺晨喝酒,长苏喝药,两人碰杯用这个正合适。


这种器具如何收纳呢?前两天,我在国博的“秦汉文明”展,看到这么一个东东:


这个收纳感觉好高端的样子!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


以下来自“羽觞”的百科:


自羽觞问世以来,觞既是羽觞的省称,同时又成了所有酒杯的通称。故古人把行酒叫“行觞”,称酒政为“觞政”。三国曹植《七启》诗云:“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曰:“愁为万里别,复此一衔觞。”这里的觞可能指羽觞,因为当时确在流行羽觞。欧阳修《浣溪沙·灯烬垂花月似霜》词云:“双手舞余拖翠袖,一声歌已釂金觞。”这里的金觞恐怕就不是指羽觞,而是泛指酒杯,因为宋代已无羽觞。


喝酒时作酒令,又称觞政,是饮酒时助兴取乐的游戏。其方法是:推一人为令官,其余人听令轮流说诗词,违令者罚饮酒。诗人饮酒作诗,“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斗酒诗三千,无不与羽觞有关。


--------------------

要说最适合我苏哥哥吃的东东,那一定是火锅!热热乎乎的多好呀!那么那个时代的火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苏哥哥这样的有钱人,当然要用高档的啦~~一起来看一下~~
那个时候还是分餐制,就是说并没有现在人用的圆桌,都是每人一个小餐桌独自吃的,就像剧中景睿生日时那样子的。
以下就是一件火锅三件套(炉、杯、承盘)——染炉:


染炉可是上层贵族阶层才用得起的高级饮食器具,但是若以为这是像呷哺呷哺一样的分食小火锅那就错了,其实这个染炉是热调料用的!

也就是说里面放的是各种调料调到一起的蘸料。
那食材在哪里煮呢?看这张图:


这个鼎才是用来煮火锅的。春秋战国以及之前,鼎多用于礼器,后来“礼崩乐坏”,鼎就慢慢变成炊具了。可是,这样一只小鼎够煮多少东西?别急。。。人家不仅一只。。


前面摆一排鼎,每只鼎中煮上不同的食材,我苏哥哥桌上的鼎里大概多是一些蔬菜吧。蔬菜从鼎中捞出来,放到跟前的染炉中蘸料,想想就流口水呀!


对面蔺晨的鼎里可能煮着各种肉,比如犀牛肉~~由于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清热凉血中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药,另外犀牛皮也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士兵皮甲制作,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犀牛被大量猎杀,到了汉代,中原地区犀牛就已经灭绝了。但是在南方还有一些的。汉代犀牛就被养在皇家园林里,最后一只犀牛死在皇家动物园中。

在南北朝时期,犀牛就算珍惜动物了,那时候可能没什么保护动物观念,所以蔺晨哥哥大概会吃犀牛肉吧。。


但我不太明白,火锅中捞出来的东西已经很热了,蘸料为何还要加热?也许贵族要的就是这么高端的奢华吧!


后来某天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盛了挺多,开始的时候是热的,吃到后面全都凉了。我想这个染炉也可能是冬天用的,前面摆的不一定是鼎,有可能就是各种熟食,端上来一会儿就凉了,所以需要加热吃。

反正中午我一边吃一边想,要有个染炉就好了~【白日做梦……


5、行

=============

(以下为抄的)

六朝时期的“豪车”是什么呢?胡阿祥答:“牛车!牛车可说是六朝的‘宝马’!如果能坐上一部带有‘GPS’的牛车,那就更是豪车中的‘劳斯莱斯’了!”

六朝时期,其实出行交通工具有很多,马车、鹿车、羊车......

但最显名士身份的还是牛车,如果坐马车就太不上档次了,普通人才坐。

为什么流行牛车呢?这和当时的文化氛围有关,此时的文化崇尚老庄的无为文化,崇尚闲适、舒缓的生活状态,而牛车的速度慢,正好符合这种需求,并且传说中老子也是乘青牛出关,所以坐牛车正符合这种文化需求。另外牛比较能负重,走路也比较平稳,当时的车子装饰豪华,里面还放有坐榻、凭几等各种用具,如果速度太快,把里面的东西摇坏了就不好了。



想象一下坐牛车的苏哥哥,我就……

再想象一下,我苏哥哥坐着鹿车、羊车……怎一个囧字了得!


等等~~带有‘GPS’的牛车是什么车?GPS?

这辆车叫指南车,我琰琰当皇帝以后,出行必须有这个仪仗车跟着:



但我琰琰行军打仗之人,能分不清东南西北吗?切~~


以下来自“指南车”的百科: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它是利用机械传动系统来指明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依靠车内的机械传动系统来传递转向时两车轮的差动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其实人家不仅有GPS,还有里程表呢!


以下来自“记里鼓车”的百科:

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由“记道车”发展而来。有关记道车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阳……记道车,驾四,中道。”可见至迟在西汉时期,即已有了这种可以计算道路里程的车。到后来,因为加了行一里路打一下鼓的装置,故名“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这是一种会自动记载行程的车辆,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科学家、发明家研制出的自动机械物体,被机器人专家称为是一种中国古代机器人。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记里鼓车。据记载,记里鼓车分上下两层,上层设一钟,下层设一鼓。记里鼓车上有小木人,头戴峨冠,身穿锦袍高坐车上。车走十里,木人击鼓1次,当击鼓十次,就击钟一次。

以下便是一辆复原的“记里鼓车”,我琰琰当了皇帝以后,这辆车也是他出行必不可少的仪仗车之一:

我苏出行就没这阵仗了,大概只能用这样的吧:


最后,再来一张六朝博物馆中的壁画,大概这就是我琰帝出行的阵仗了:



出门去拜访朋友,要带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

下面回忆一下这个镜头:



还记得吗,忘记了是长苏去拜访谁了(可能是靖王),递上了一个“名帖”,用现在的词来讲就是“名片”,其实不应该做成这个样子的。

名片在中国,经历了谒、刺、帖、片几个历史阶段。

在南北朝的时代,应该是“刺”阶段,叫“名刺”。一般为木质,叫木名刺:


黎纲递上的就应该是这样的木名刺,还是长苏亲自书写的~~但当时这个东西也许并不叫“名刺”,因为名刺这个名称当时并没有记载……至于叫什么,我也不知道……


以下来自“名刺”的百科:


名谒时代


战国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形成百家争鸣景象,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廷当权者的关系,经常的联络感情也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名片的早期名称“谒”。 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当时纸张还没发明),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 到了汉代,中央集权制国家进一步发展,随汉初疆域扩大,“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名刺时代


到了东汉,“谒”之名称被“刺”所取代,材质仍为竹木之类。有人还在“刺”上添加了官职年龄等内容,专供拜见上峰之用,名曰“爵里刺”。这种官场名片有专门的书写格式,要把所有的内容在“刺”的中央写成一行,不能拆分,故而也叫“长刺”。

这种新的名片,兴起于汉末,流行于六朝,尤以魏晋为盛。古代名刺,都要自己亲笔手书,以示敬重。

那个时代,人们不仅生前用谒、刺,也用谒、刺随葬,供在阴间使用。若是“拜见”神仙,不用竹简木刺,而用“金简玉刺”。


名帖时代


到了唐代,纸早就流行开来,名帖就代替了名刺。

唐人的名帖,多用红笺。讲究的名帖,还要用泥金书写,比之竹木制成的谒、剌显贵多了。

“刺”之名虽见于汉末,可是“名刺”一词在现存古籍中却最早见之于唐代。诗人元稹《重酬白乐天》诗中有“自投名刺”的话。宋元及以后“名刺”与“名帖”之名相沿并用。日本至今仍称名片为“名刺”。由此可见,名刺早在唐代时就传入日本。


到了宋代,则通行一种叫“门状”的名片,内容比较复杂,像一封短信。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当时盛名片的盒子,称为“拜匣”,长尺余,宽数寸,或皮制,或包锦,都很豪华。


----

又写长了,那就把住放在下吧。住的内容更多。。。

评论
热度(53)
©养草为兰草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