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草为兰草

这里完全是关于《琅琊榜》第一、二部和《伪装者》的内容。专注于补琅琊榜的洞截伪装者的图不动摇~~~

璇玑、长苏、濮阳缨、平章……谁是站在智商链顶端的人?

从琅琊榜到风起长林100多年间,有三次大的“阴谋”,或者叫计谋吧,括号中以主导者命名事件:

1、璇玑灭亡大梁(璇玑事件)

2、长苏帮靖王夺嫡,为赤焰翻案(长苏事件)

3、濮阳缨灭亡大梁(濮阳缨事件)

在这三次事件中,有些人谋划者,有些人是参与者,有些人是被害者,到风起长林结尾,这些人全部都死了。

这里简要地分析一下,三次事件所涉人员中谁是最聪明的人,欢迎一起探讨。

 

一、璇玑事件(琅琊榜前传)

 

璇玑到底暗中做了些什么,我们并不知晓,只能从结果去推断。

请参考: 【琅琊榜人物全分析:璇玑篇】璇玑是怎么制造的赤焰冤案?长苏杀了璇玑?


【璇玑目的】灭亡大梁,滑族复国。

【事件推演】(因为这件事原著并没有写出来,只能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推断)璇玑谋划的最初很可能是谢玉(10万)大军剿灭赤焰军(7万),然后大渝的皇属军(20万)剿灭谢玉大军,然后长驱直入攻占大梁。璇玑作为大渝的盟友,获得原滑族地区作为报酬,复兴滑族。

【当时正派反击】当时正派之中有好几位聪明人,比如言阙、静嫔、林殊,以及传说中那样完美的祁王萧景禹。然而,正派几乎没有一丁点察觉与反击。一一分析这几个人。

其中静嫔身处后宫,没有自由,位份低微,能接触到的、看到的事情太有限了,不能事先察觉璇玑的阴谋可以理解。

林殊年纪尚小,也就十五六岁,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还没有接触过阴谋是什么。

言阙因为林静瑶的事情,很可能已经开始远离朝局了。而林燮远在北境,对金陵的事情不太了解。

唯一有可能发现阴谋的是萧景禹。当时,他已经成年,在朝中办事已多年,府内有很多能人才子,而整个阴谋基本上是针对他和他的母亲家族的。

可惜,萧景禹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便一败涂地。

【谋划结果】大梁北境赤焰军全灭,林燮一族被灭,祁王一家被灭,大梁国力锐减。但是,当时的梁帝萧选正值壮年,朝堂还有夏江、谢玉等虽然不是特别忠心,但能力还比较强的重臣,他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还是会保大梁的。

【结果评价】大概可以算达成目标的三分之一吧。璇玑对这个结果肯定很不满意。

【后续发展】原著并没有写后续发展。但可以推断这件事结束之后,璇玑一定会继续自己的阴谋,比如后来又鼓动了南楚发动对大梁的战争。

 

【事后正派反击】还好林殊从地狱中逃出生天,浴火重生,变成了梅长苏。在琅琊阁这个神级外挂的帮助之下,查清了赤焰案的真相,发现了璇玑这个幕后主谋。

后来,璇玑就死了,没等到长苏把他揪出来,让她登上历史和法律的审判台。

从夏江、谢玉的结局来看,长苏并不在意仇人怎么死,最在意的是他们的所做所为是否为人所知,是否被历史记载,是否受到法律公正的审判。那么,璇玑的结局并不是长苏想要的。

璇玑年纪也不太大,在夏江府中作为夏府女主人,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本不应该早逝,她是意外死亡吗?

之前我在人物分析璇玑篇已经探讨过,其实是长苏在幕后策划了她的死亡。长苏为何不等到进京雪冤再把她揪出来,让她受到法律制裁呢?我认为是当时长苏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重点是长苏可能觉得斗不过璇玑,璇玑阴谋太多,长苏害怕自己在进京之前,璇玑就已经把大梁灭亡了。所以长苏选择了暗害璇玑。

长苏一直在暗处,璇玑防不胜防,中了长苏的招,结束了自己短暂的阴谋一生。

【反击结果评价】长苏的反击,长苏自己肯定也很不满意,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但因为实力悬殊(长苏自认斗不过璇玑),不得已而为之。

 

【智商链结论】璇玑>长苏>萧景禹

【结论说明】这样简单的比较显然是不合适的。璇玑和长苏都是经历磨难之后的幸存者,然后开始幕后谋划。而萧景禹从小就是作为太子被培养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然后在阴谋中成为受害者,没能生存下来。

如果幸存下来的不是林殊,而是祁王,我想祁王也可能走长苏走的这条路。也能做到长苏这样,甚至有可能比长苏做得更好(毕竟他是长苏景仰的人哪,无论是年纪、才识、经历、人手都优于长苏,琅琊阁这个外挂也会帮助他)。

 

二、长苏事件(琅琊榜)

 

长苏过去12年做了什么,原著也没有详细写,只能从中推断一些。不过,进京后的实施过程是详细写的。

 

【长苏目的】赤焰翻案,景琰上位,大梁江山稳固。

【事件推演】长苏经过12年的辛苦谋划,两线并行:其一,斩断太子和誉王的羽翼,进而扳倒他们。其二,通过景睿生日事件扳倒谢玉,诱谢玉写下手书,待合适时机通过谢玉手书扳倒夏江。

【反派反击】庆国公、楼之敬等朝臣,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麒麟才子扳倒的目标,到死都不知道死于谁手。

太子,长苏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没有为他设计什么阴谋,因为以他的智商和为人、能力不配。他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

谢玉虽然知道自己的悲剧幕后有长苏的手在推动,却也只知长苏是为了誉王,而不知长苏真正的目的,因而对长苏还没有太多防备,不仅被长苏骗去了真相(李重心事件,这件事是靖王要翻案的导火索,是夏冬倒戈的导火索),还被长苏诱导写下了锦囊,原以为是自己的保命锦囊,而实际是自己更大的罪证。我想,当时谢玉没想太多就写下了,而且是莅阳叫他写的,他认为莅阳不会害他。后来,谢玉很可能能想明白自己又上了长苏的当了,但为时已晚。

誉王是长苏利用的人,一直被长苏玩的团团转,为景琰做了好几件事。誉王对长苏也有怀疑,但并没有实锤,要不是秦般若点醒,誉王可能一直被蒙在鼓里。但是在誉王看来,长苏仍然不够格做自己的对手,他把对手定位在靖王。

由般若牵线,誉王与夏江联手,组织了反派的第一次反击——抓卫峥,这次使用了若干连环计,包括利用静妃离间靖王和长苏【原著中没有,演员自己加戏】。这可以说是百年间这三次阴谋事件唯一的一次正反派的直接的、阴谋上的交锋,是全书、全剧最精彩的高潮部分。

如果长苏不是林殊,而只是一个谋士,那么誉王和夏江很可能就得逞了。

这次交锋,长苏逆势而上,成功逆袭,利用反派的阴谋,一举扳倒了反派,而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身体遭受到了重创——但在他看来这都是值得的。

反派失败之后,誉王心灰意冷,但是般若仍不死心,最终在般若的鼓动下,反派的第二次反击,誉王并不是针对长苏,而是针对梁帝和景琰,选了一条成功概率很低的路——谋反,这其实是般若的最终目的,也是和璇玑一脉相承的——灭掉梁帝,但是誉王能力实在有限,最终走向了自我灭亡。

这两次交锋,长苏赢在对对手了如指掌,反派输在不知道长苏是林殊,因而不知道长苏真正目的是翻案,不知道长苏扶持景琰的心有多么坚定;不知道长苏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知道九安山的小路,而且能通过蒙挚直接指挥禁军作战。长苏是知己知彼,反派是完全不知彼,胜败自然早已注定。

逃出来的夏江痛定思痛,终于想明白了自己输在何处,想明白了为何长苏自始至终坚定无比的扶持并不被看好的靖王,因为他是林殊啊!想明白了这一点,夏江于是最后一次绝地反击——进宫见梁帝直接告发林殊。

可是已经太晚了。

彼时,景琰已是监国太子,手握大权,朝臣多数已经更愿服从太子,梁帝的权力被架空。此时,梁帝虽然怀疑长苏,但是在景琰面前,梁帝已经没有能力杀长苏了。逃亡的夏江没有认清这个形势,于是落得个自投罗网的结果。

【谋划结果】长苏进京后,按照事先的谋划,顺利扳倒庆国公、楼之敬等人。谢玉事件顺利实施,只是在与夏江的对阵中,遇到了反击,卫峥被抓,但是长苏在逆境中反扳一局,转败为胜。景琰成功上位,赤焰案平反。

【结果评价】长苏的目的基本达到。

【后续发展】大梁国内如此内乱,周边国家虎视眈眈,引发战争,长苏化身林殊重上战场。为大梁江山稳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请参考:【剧评】从誉王连环计看梅长苏与萧景琰


【智商链结论】长苏、静妃>夏江>>谢玉、誉王、般若

【结论说明】

正派智商和(长苏+静妃+景琰)>>反派智商和(夏江+谢玉+誉王+般若[太子等人值太低忽略不计])

正派武(战)力值(景琰有领兵能力,长苏有江湖势力,飞流能破解夏江的江自流)>>反派武(战)力值(誉王领兵能力远小于景琰,悬镜司的势力抵不过江左盟)

正派对反派造成绝对的智商和战力碾压,当然这与长苏蛰伏12年辛苦谋划分不开。观众看不到长苏的长期谋划,所以只感觉到长苏的金手指,或者感觉正派对反派的碾压很爽。

 

三、濮阳缨事件(风起长林)

 

这一次终于直接表现濮阳缨的阴谋了!终于不用再那么辛苦脑洞了!不过,濮阳缨的戏份虽然很多,还是有很多内容靠脑补呀……

 

【濮阳缨目的】灭亡大梁,报复长林王府。

【事件推演】方向之一是害死平章,客观原因是平章是大梁的顶梁柱,平章若死,长林王府就倒了大半,大梁也倒了一大支柱。主观原因是平章是个好哥哥,濮阳缨出于自己的变态心理对好哥哥这个名声恨之入骨。

方向之二,寻找可以让大梁灭亡的同盟者,后来他找到了墨淄侯和元启。

方向之三,是害死太子元时,但是时间不宜过早,因为过早,萧歆还会立其他人为太子。要在元时这个太子有一定的影响力时再害死他。或者他并没有想害死元时,只想通过蠢皇后控制元时。

 

【正反派双方对局】早在平章结婚的时候,濮阳缨就到了大梁,那时他诱惑莱阳太夫人换了皇后给小雪嫁妆盒。他的目标是平章,当然不希望平章在世时生下孩子。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七年间,濮阳缨一直在做基础工作:四处安插眼线,获得皇后信任,发展白神教等。这些事情都做得隐秘,七年都没有被发现和怀疑。

然后到了风起长林开局的那一年,机会来了。

 

第一局:濮阳缨一手炮制了沉船案,并勾结大渝要置平章于死地。本来这对濮阳缨来说会是一个大胜仗,重创了长林军,平章也命悬一线,让大渝军占领大梁大片土地。但是他没有算到的是,平章的大救星,本剧女主医女林奚横空出世,生生把平章从阎王爷手中拉了回来。如果没有林奚,平章获救的希望不大。平章获救,事情于是发生了惊天逆转,平旌去大同府查案,沉船案所涉官员基本查清,平章又推测到纪琛有嫌疑,还设了套引纪琛入局。

其实我并不明白濮阳缨通过段桐舟卖通参将纪琛的原因何在,完全没有必要嘛!按照濮阳缨原先的设想,平章身亡之后,大渝军队长驱直入,到达纪琛那里,如果说他买通纪琛,是要纪琛不抵抗,放大渝人直扑京城直接灭亡大梁,还可以理解。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纪琛是为了获得军功,肯定会拼命抵抗。那濮阳缨买通纪琛的用意何在呢?只是为了在军队中寻求一个盟友吗?其实正是这件事,让敏锐的平章觉察到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濮阳缨本不应该暴露却在平章那里暴露出了一点端倪,让平章行事更加小心,并且时刻寻找疑点,寻找这个幕后黑手。

这一局,长林军受重创,平章受重伤。看起来似乎是濮阳缨赢了,但实际上因为林奚的金手指,和平章的智商,濮阳缨辛苦收买的宋浮、纪琛等人全部落马,段铜舟彻底暴露,濮阳缨想要的结果连一成都没有达到。

 

第二局:濮阳缨选定了元启这个代言人,打算控制、黑化他。于是设计了他母亲的死亡,引出他心底的阴暗面,进而进行控制,还通过淑妃之死原因找来高手榜第一人墨淄侯,来教元启武功。可以说,濮阳缨在培养元启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一局可以说他是成功的,这一切他暗中操控,并没有引起正派的怀疑。

这个时候,濮阳缨已经找到了传播疫病的方法,开启了瘟疫重创大梁计划,并布好了害死平章的局,小雪因为妆盒身体受到重创难以治愈,瘟疫又快来了,濮阳缨算计着平章不大可能有孩子了。然而他再一次忽视了林奚的能力,我们万能的女主把小雪治好了!

这一局,濮阳缨勾搭上了元启,让元启走上了黑化的道路。但是因为林奚的金手指,不仅破了妆盒的局,而且治好了小雪,策儿即将成形。平章有了后,策儿将继承平章的智商与能力,是濮阳缨后面布局很大的障碍。这一局,林奚又让濮阳缨的局功败垂成,林奚真是濮阳缨布局路上最大的意外啊!第一次因为林奚失利,濮阳缨居然没有吸取教训,没有针对林奚做任何事情,明明有云姐这条线可以暗害林奚的,但他根本就没有把林奚放在眼里,【林奚是女主好嘛,你不针对女主设阴谋,能成功?】这是他最大的失误。

这一局与上一局,濮阳缨还挑起荀家叔侄的不和,在我看来,也完全没有必要,他四面出击,只会加速自己的暴露,而得不到什么好处。

 

第三局:引马场的人劫北燕使团,破坏大梁和北燕和谈——引平旌出城,在城外设局,让段铜舟杀平旌。

其实我并不明白濮阳缨这样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难道真的是要杀平旌吗?他的目标不是一直都是平章吗,为何又变成平旌了?当然,长林府的人,他都想杀,也许想着能杀一个是一个吧。

没想到最终反被平旌利用,引来拓跋宇杀了段铜舟。

在这一局中,濮阳缨只看到自己布的陷阱,没有想到对方的应对,萧平旌已经二十多岁了,虽然有些冒失,但还是继承了林家智商的,又师从琅琊阁,武功没往琅琊高手榜上排,你觉得你的陷阱就能杀死平旌了?幼稚!可笑!

你以为拓跋宇没理由帮平旌?拓跋宇只比段铜舟低一位,打败段铜舟就前进一位耶!连这个因素都想不到,谋划实在是不周详!

居然还引元启去给平章报信,没想到平章和飞盏在一起吧,没想到他们及时赶到,围攻段铜舟吧?

这一局,濮阳缨的失误太多了!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用这一计,杀了平旌又能如何呢,只能是让平章和庭生悲痛罢了,只能让平章更加小心、更加敏锐地去查那只幕后黑手,根本憾不动长林王府的地位和势力。濮阳缨就是目光太短浅了,想出一个能杀平旌的局,没考虑周全所有方面就立即实施,为了取得暂时的胜果却忘记了长远的大局。

这一局,可以说濮阳缨惨败,自己的目的完全没达到,还失了段铜舟这个高手。最重要的是,还把墨桢花纹样给暴露了。当然让元启获得长林府的信任总算是一点成果,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第四局:培养病毒,让历史重演,通过瘟疫让大梁灭国。

这一次因为林奚以及荀白水等人,瘟疫得到了控制。平章和平旌虽然也做了些事情,但主要工作还是济风堂和以荀白水为代表的朝臣们做的。

这已经是濮阳缨能想出的最厉害的招数了,虽然造成了京城及附近地区数万大梁百姓死亡,但离大梁灭国还差得远得很。根据历史,当时的金陵已经有数百万人口了。死几万不算什么。

自己人全部撤出,失败。

灭亡大梁,失败。

害死元时,失败。

濮阳缨的目的基本没有达到。再看濮阳缨,几乎每一计都失策,达到目的很少,却在不断失去,失去了段铜舟,失去了乾天院,失去了一个个的夜凌子……

 

第五局:让平旌中毒,引平章去取解药。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第一局的目标上来,就是杀死平章。但其实他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因为我们女主林奚的金手指,居然找到了同时救两个人的解法!

 

【谋划结果】濮阳缨聪明反被聪明误,几乎计计失败,最终反被一手扶持的元启所杀。只不过,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北燕又在搞事情,拓跋宇的意外出现,帮了濮阳缨的大忙,让平章选择了舍身救弟救父。

【结果评价】濮阳缨的这些阴谋,与璇玑比起来,实在差远了。璇玑灭亡的林府、祁王府,是大梁代表正义的力量,赤焰军是大梁的钢铁长城。之后,璇玑又挑动南楚对大梁的战争,直接搞死了穆王爷,要不是霓凰17岁能上阵杀敌,南楚就攻破云南,直入大梁腹地了。

璇玑的失误之处是没想到大渝皇属军那么无能,没想到霓凰小小年纪能上阵杀敌,没想到夏冬能以国家大局为重,真心帮霓凰。最没想到的是林殊能逃出生天重返金陵。

而濮阳缨的失误之处,简直就数不胜数了,其实他只要有一计完美实施,就能重创大梁。比如早一点害死平章,别让平章留后,平旌成长不起来,大梁失了顶梁柱,大渝能攻进来。比如早一点害死元时,萧歆定然痛心早亡,其他皇子太小支撑不起天下。比如专心培养元启,做元启的谋士,像长苏帮景琰一样,帮元启夺嫡,为他积累更多威望、能力,很可能能一举拿下大梁,他也不至于被元启杀死……

但是他三头并进,在实施的时候,又不像璇玑一样突击主干只抓主要矛盾,而是延伸出太多枝叶,藤藤蔓蔓,主次不分不明,心性不定,短期目标不定,导致许多事件虎头蛇尾,甚至过早的暴露了自己。只看到自己谋划的事情,忽略其他客观因素,而正是其他因素导致了他的失误,比如一直都忽略女主林奚,早在林奚治好平章的时候,他就应该意识到林奚是他的大敌了。又比如忽略拓跋宇……

【后续发展】

虽然元启和墨淄侯都走上了濮阳缨预先谋划的路,但是一方面元启能力不足,墨淄侯的东海国实力不足,另一方面正派的萧平旌、荀飞盏太强,又半路杀出一个岳银川,导致濮阳缨阴谋的最终失败。元启失败,元时成长起来。

 

【智商链结论】平章>>濮阳缨;平旌>>元启

【结论说明】上半部一直是平章和濮阳缨智商对局,平章全程碾压濮阳缨。其实下半部也是——是平章培养出来的平旌和濮阳缨培养的元启对局,平旌也是全程碾压元启。

 

濮阳缨和璇玑虽然都阴谋灭亡大梁,他二人的性格和所用手段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之处:

1、灭亡大梁。

2、做事不择手段、不计成本,害多少无辜的人家破人亡也毫不在意。

3、在各处安插眼线。

4、在大梁的帝都暗中玩阴谋。

5、蛊惑一个人做为靠山(璇玑选择夏江,濮阳缨选择皇后)。

6、策反大梁的朝臣。

7、璇玑要灭亡林府及赤焰军,因为当年是林燮率赤焰军灭了滑族。濮阳缨灭亡长林府和长林军,因为是长林军封城让夜秦灭族。

 

不同之处:

1、璇玑作为一代执政公主,有强烈的复国的执念;而濮阳缨只是一个被驱逐的半个夜凌子,对夜秦并没有强烈的感情,因而也没有什么复国执念,更多的是报仇雪恨、以及自我表现之心。

2、璇玑培养弟子,对弟子还算有感情。比如四姐想退出就退隐了;璇玑要般若不要做妾,般若也做到了。而濮阳缨对徒弟和夜凌子更多的利用,不在意他们的生死。对段铜舟之死感到伤心,也只是因为他是身边最得力的人,而不是出于对他的感情。

3、璇玑心思与计谋更为缜密,不用则已,一用惊人,目的明确,环环相扣,尽量做到万无一失,用一句名言来说就是“完美”。濮阳缨的计谋与之比起来就差几个档次,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会儿针对平章,一会儿针对平旌,一会儿勾搭纪琛,一会儿勾搭宋浮,一会儿勾搭荀白水,一会儿又挑拨荀白水与飞盏之间的感情,一会儿又引诱元启。反正他做的事目的总在摇摆,总体上只能说,只要是坏事他就做,但没有能做到底的。璇玑是不屑于这样的。璇玑目的性更强,忽略枝叶,专注主干,因而一举成功。濮阳缨阴谋耍了一个又一个,失误多多,真正有成效的却并不多。

4、濮阳缨比璇玑幸运。璇玑时代,林殊逃了出去被琅琊阁所救,化身梅长苏,复仇而来。濮阳缨时代,本来濮阳缨的阴谋难以害死平章,但是幸运的是,北燕和大渝帮了他的大忙。

 

【思考题】

1、如果没有那段记忆的长苏穿越成林殊,能发现璇玑的阴谋吗?

2、如果没有那段记忆的平章穿越到璇玑时代,能发现璇玑的阴谋吗?

3、如果长苏穿越到风起长林时代,能更早的发现濮阳缨阴谋吗?


做一个我自己的琅琊榜系列目录

琅琊榜人物全分析【目录】

评论(84)
热度(86)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养草为兰草 | Powered by LOFTER